一、学科沿革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是根据1996年国务院学科工作会议精神,于1997年组建,由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学三个学科构成,是沟通、联结、整合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与临床各学科的重要纽带;是最具中医本体特色,主要以中医经典为主体骨干学科,其所属课程均为临床提高课。其中我校金匮要略与伤寒学科均为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之一,是全国同类学科中第一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并第一个举办全国中医院校金匮、伤寒师资培训班。近几年本学科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的开发与实验研究、张仲景辨证论治规律研究及龙江医派研究等方面形成明显优势和特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在国内外中医药学界均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2002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2003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承办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三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并成立了以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为依托的黑龙江省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2006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专业委员会。2005年金匮要略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7年,伤寒论课程被评为黑龙江省级精品课程,2008年温病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09年学科所属实验室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重点实验室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室。2010年金匮要略学科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同年中医临床基础学科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并举办了首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项目—全国中医“四大经典”高级培训班。2012年举办中华中医学会第四届学术流派交流会,举办第二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项目—全国中医“四大经典”高级培训班。2013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江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同年学科团队被评为黑龙江省A类教育研究团队。2014年-2020年分别举办了黑龙江省龙江医派研究会首届、第二届、第三届学术年会,第三期、第四期全国中医四大经典高级培训班、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临床思维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2016年学科主要研究方向“龙江医派”入选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成为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流派分会会长单位。 2017年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李敬孝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018年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姜德友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二、学科带头人
学科奠基人为高仲山、华廷芳、邹德琛、刘快虹、孟广奇、毛翼楷、吴惟康、胡青山;学科第二代带头人为王雪华、李敬孝;学科第三代带头人姜德友,学术带头人张福利、张友堂,后备带头人为柳成刚、韩洁茹。
三、学术梯队
本学科成员共30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5人,讲师10人,博士后10人,博士25人,硕士4人,学士1人,博士生导师5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2人,兼职硕士生导师4人,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老师3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省名中医3人。
四、研究方向
1.经典理法的现代研究。
2.经方治疗疑难杂病与外感热病的研究。
3.内伤与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规律研究。
4.中医医案学研究。
5.中医临床思维研究。
6.龙江医派研究
7.中医养生学研究
五、人才培养
本学科培养博士后、毕业博士研究生、毕业硕士研究生等各类人才300余人,毕业学生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哈尔滨及美国、日本、丹麦、英国、加拿大等医、教、研重要岗位。承担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金匮要略理论与实践》、《中医临床思维方法》、《中医学术流派》、《龙江医派选讲》、《中医医案学》等,承担七年制、中医本科、中西医结合本科、针推专业本科、各类成人教育。留学生课程:《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学》、《中医医案学》、《中医临床学概论》、《中医外科医籍选》、《中医养生学》等。
六、科研项目
学科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6项、国家科技部子课题、中国博士后项目、教育部春晖计划课题、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课题等省部级课题20余项,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哈尔滨市科技局创新课题等厅局级课题20余项。
七、条件建设
(1)实验室
2009年学科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拥有芯片扫描仪、小动物活体成像仪、垂直电泳仪、酶标仪、核酸蛋白分析仪、凝胶成像系统、高速冷冻离心机、PCR扩增仪等先进实验仪器设备。
(2)图书
医药、文史哲自然科学类图书两万余册。
(3)期刊杂志
《中医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医药学报》、《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上海中医药杂志》、《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新中医》、等二十余种。
八、特色优势
金匮、伤寒、温病三部经典作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主体,对中医学术,对指导中医临证,具有很强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精通经典、接受经典的洗礼,是培养和造就名中医的必由之路。本学科是能体现中医本体特色的学科。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已形成了以教学为中心,医疗为基础,科研为龙头,文化为特色,教、医、研、文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