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
名医工作室
实验室建设
  中西医结合基础
 

 

一、学科沿革

1981年7月,我校成立招收研究生领导小组,1981年11月3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微生物学科、生化学科荣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1月,生理学科、药理学科、解剖学科又获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7月,病理学科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由以下7个教研室组成:生理学教研室、解剖组胚学教研室、病理学教研室、药理学教研室、生物化学教研室、免疫学教研室、生物学教研室。同年被省教委及省人事厅确立为省级重点学科。

二、学科带头人

学科奠基人为张德山、王桂山、梁得年、李作屏、朱兴仁、樊景波、王华江、常福久、孙士华、黎全、姜松林、朱成贤、于滨、李织、刘仁义等;学科第一代学科带头人是张德山;学科第二代带头人是苏云明,后备带头人是王亚贤;学科第三代带头人是周忠光,后备带头人是葛鹏玲、孙世晓、孙阳。

三、学术梯队

目前本学科成员共49人,教授11人、副教授13人、讲师21人、助教4人;具有博士学位17人、硕士学位者31人;外校毕业生约占46%。本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9名,另有兼职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6名。

四、研究方向

①中药现代药理学研究,②中医药现代化多学科免疫学研究,③针药结合抗衰老研究,④针药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研究,⑤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⑥中药抗肿瘤、抗突变研究,⑦中药生化基础研究。以上研究方向是在中医药基本理论及辨证论治方法指导下,结合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等现代医学研究方法,以实验动物及相关细胞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酶联免疫、激光共聚焦、流式细胞仪、电子显微镜、血清药物化学、PCR、膜片嵌、基因芯片等技术研究中药、针灸对机体各系统、组织、器官的影响,筛选中药有效成分及针灸效应物质组分,从整体、形态、细胞、分子水平探讨并阐明中医药理论。

五、人才培养

本学科已培养毕业研究生200余人,目前在读博士11名、硕士40名、进站博士后10余人,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骄人的成绩,为祖国医药学发展做出了贡献,为我校争得了荣誉。

六、科研项目

目前,本学科共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周忠光教授主持的“基于DPC4的蝙蝠葛酚性碱抗胰腺癌分子调控机制研究”—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周忠光教授主持的“补阳还五汤调控AD神经血管单元RAGE/LRP1受体系统的分子机制研究”—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葛鹏玲教授主持的“花旗泽仁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成药性研究”—2012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葛鹏玲教授主持的“基于钙敏感受体(CaSR)的胰岛素抵抗分子机制及花旗泽仁作用机制研究”—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刘宏教授主持的“基于脑缺血动物模型的“肾通于脑”中医理论的生物学实质研究”—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近五年来,本学科发表SCI收录期刊论文11篇,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获奖5项,成果登记2项:周忠光教授的课题“益气活血、化痰平肝法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科学进步二等奖、“刺五加活性成分积累规律及其主要体内移行成分的代谢规律”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葛鹏玲教授的课题“西洋参防治胰岛素抵抗的新药研究”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科学进步二等奖以及“西洋参及其复方(花旗泽仁)治疗代谢综合征、卵巢早衰的应用研究”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科学进步三等奖。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成果登记2项:吴勃岩教授的“女贞子有效成分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和王艳杰副教授的“五味子多糖对荷瘤小鼠红细胞稳定性及其免疫功能的研究”。地厅级科研获奖16项: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奖7项。学科获得发明专利18项,其中第一发明人14项。

七、教研项目

本学科获黑龙江省教育厅课题若干项,积极参与高等教育“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暨卫生部“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等编写工作,主编、副主编教材有《正常人体解剖学》、《实用腧穴解剖学》、《药理学》、《医用拉丁语》、《疾病医学》、《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生物化学》、《生理学》、《中药药物安全性评价》、《组织学与胚胎学》等。

八、条件建设

本学科下设7个研究室:生理学研究室、解剖组胚研究室、病理形态学研究室、中药药理研究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免疫学研究室、生物遗传学研究室。实验室面积合计达900m2。本学科现有实验设备及仪器包括:微量高速冷冻离心机、微孔板型多功能检测仪、生理无线遥测系统、条件位置偏爱仪、GL-2离体心脏灌流装置、NPS-100脑片灌流系统、BL-420S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梯度PCR仪、睡眠剥夺与强迫游泳系统、脑立体定位仪、电子分析天平、超低温冰箱、冰冻切片机、大小鼠开场活动实验系统、化学发光仪(冷光仪)、微电极放大器、真空转印仪、双向电泳、摊烤一体机等。

九、特色优势

本学科特色优势是在中医药基本理论及辨证论治方法指导下,结合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等现代医学研究方法,以实验动物及相关细胞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酶联免疫、激光共聚焦、流式细胞仪、电子显微镜、血清药物化学、PCR、膜片嵌、基因芯片等技术,从整体、形态、细胞、分子水平研究针灸、中药对机体各系统、组织、器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筛选中药有效成分及针灸效应物质组分。

关闭窗口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版权所有
电话:0451-82193628   传真:0451-82193628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   网站制作:东方科技